时间:2023/4/7来源:本站原创作者:佚名

“穷山沟里把家建,文明村里引路人……艰苦朴素带头人,坎坎坷坷五十春。”这曲沁州三弦书《好支书龚来文》对于沁县的百姓来说已是耳熟能详。

一把三弦、一曲老州调,沁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宣讲小分队、沁县曲艺家协会宣传演出小分队走遍了山庄窝铺、田间地头,演绎民间故事,宣传国家政策,给父老乡亲送去欢声笑语和新时代的精神食粮。

乡音乡情,抚慰人心。沁县,自古就有“文化之乡”的美称,历史悠久,人杰地灵,曲艺活动已经成为群众文化活动的主体。沁县抢抓机遇、探索创新,充分发挥“中国曲艺之乡”优势,紧紧围绕“三抓三破”,着力打造具有鲜活生命力和充满吸引力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平台,着力开展群众喜闻乐见、丰富多彩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,打通宣传群众、教育群众、关心群众、服务群众的“最后一公里”。

紧抓基层阵地,着力破解“运行难”问题。

群众在哪里,文明实践就延伸至哪里。为更好地发动群众、宣传群众、教育群众,沁县积极探索县级统筹、乡镇结对、村居共联的三级阵地“同生共长”模式,由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统筹协调全县文联、文化馆、曲艺协会、曲艺团体等文艺资源,结对13个乡镇文明实践站,聚焦群众需求联结乡村开展各类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,形成覆盖全县的前沿堡垒。

立足“中国曲艺之乡”资源优势,利用各级文化站室、道德讲堂、曲艺广场,把群众请进来,让群众开开心心参与、快快乐乐受教。

“中心工作需要什么,我们就宣传什么”“群众想要什么,我们就送什么”,“五大平台”主管部门出课题,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统筹指挥,协调文联、文化馆、曲艺协会、曲艺团体、志愿者队伍,及时编写、排练、送演各类文艺活动,用身边人说身边事,鲜活生动,深受群众欢迎。

疫情防控期间,推出“万众一心战疫情”系列作品,以板书、三弦书、相声、说唱形式生动宣讲,鼓舞士气、凝聚力量。此外,陆续推出以移风易俗、脱贫攻坚、乡村振兴、环境保护、生态建设等为主题的曲艺节目,有效占领了基层阵地,破解了新时代文明实践运行难的问题。

紧抓志愿服务,着力破解“下沉难”问题。

“如今婚事简办是风尚,还有志愿者们来家做个饭、帮个忙,咱省心又省力。”沁县牛寺乡山曲村村民黄海珍家里办喜事,婚宴上没了以往的铺张,婚事新办,节俭成为主流,但喜庆氛围一点也不减。

推进移风易俗,弘扬时代新风。每逢村里有红白事,村里的巾帼志愿者们都会跑前跑后一起帮忙,能减少的环节尽量减少,能省的开支就省下来,在兼顾文化传承、留住乡愁的同时,把群众从过重的人情消费、人情负担中解放出来。

在沁县,“接地气”“冒热气”“聚人气”的志愿服务连缀成一道最美的风景线。

党员干部带、实践团体带、曲艺活动带,沁县以“三带”措施,推动志愿服务下沉,一改基层农村的志愿服务相对空白的局面,实现了志愿服务全覆盖。两年来,沁县注册各类志愿者组织家,人数人,发挥党员干部先锋作用,着重依托各方面实践活动引领,尤其是曲艺下乡的联动作用,让群众在看演出、赏节目的同时,接受志愿者服务。

基层群众有呼声,志愿服务有行动。爱满沁州志愿者协会、关爱农村困境儿童的“飞燕代办”及各单位志愿者团体常年下乡,送信息、送法律、送温暖,征集群众“难题”多个,一一对应上门解决。全县志愿者队伍结对帮助孤寡老人、弱势群体解决困难渐成风气,一桩桩一件件深获群众好评,让新时代文明实践的旗帜飘扬在田间地头、阡陌巷道。

紧抓创新引领,着力破解“提升难”问题。

“我是曲艺人,我是志愿者,我们是文艺‘轻骑兵’”。疫情防控期间,有这样一群人,他们拿起手中笔,编词写曲,宅家表演录制微视频,以曲艺说唱的方式积极宣传抗疫,鼓舞人民众志成城、浴血奋战斗志。

农民曹飞鸿创作歌词《人民的检验》,音乐教师王小军谱曲;老文艺工作者田兆文创作抗疫宣传唱词《安民告示防疫情》,以此宣传防护知识……一个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文艺志愿者宅家抗疫、编创文艺作品,行动快捷,高潮迭起。

提升全社会的文明程度是新时代文明实践的重点。沁县以文化人、成风化俗,采取政府搭台、社团唱戏的形式,鼓励文艺精品创作,合力将文明实践向纵深推进,有效破解了乡风文明提升难题。

打造宣传载体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与报纸、电视台、网站等进行深入合作,打造了“沁县融媒”“沁州书会网”等媒体版块,开设“文明实践”“个人访谈”专栏,为曲艺精品宣传提供良好载体。

持续纵深推进。通过文艺表演提高群众
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:http://www.qinxianzx.com/qxtc/13251.html

------分隔线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